Somewhere Journal 一隅北歐挪威旅人專欄歐洲

【挪威】向挪威劇作家易卜生致敬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易卜生圖書館(The Ibsen Library)-Somewhere Journal某隅

【旅人專欄】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是挪威偉大的劇作家,挪威人對他十分敬重,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劇作家,挪威決定興建一座易卜生圖書館。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於近日贏得了挪威「易卜生圖書館」的競圖,並與挪威建築工作室Mad arkitekter與英國建築工作室Buro Happold合作,打造了一所易卜生圖書館The Ibsen Library。

巧妙把劇作銀色礦脈融入於建築中 同時增加了親切感

劇作家易卜生出生於挪威希恩,而這座圖書館正正建在他的故鄉。易卜生的劇作對現代戲劇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故被視為是現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人,亦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在戲劇界的地方是舉足輕重。因此,隈研吾將易卜生作品中銀色礦脈(Silver Vein)的意境融入建築之中,而且不失北歐近年新起的圖書館風格,將圖書館貫穿於城市之中,讓圖書館顯得更加開放、親切,讓市民不再感到圖書館有太多距離感,希望吸引他們多來到圖書館。此外,建築師也成功模糊了自然景觀與建築之間的界線感,以環抱的姿態圍繞住外邊的公園及樹木,讓圖書館成為連接城市的場所,讓圖書館和周遭的景色串連為一體。

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挑高的樓底利用木材增加偌大的空間感

建築內部的設計以木材為主,以溫暖的色調為主調表現出大地之感,挪威的冬天下起雪上來,走進圖書館裡看一個下午的書,絕對是寫意。在各個樓層中沒有用牆來做間隔,反而用平緩坡度設計而成的書架隔開,營造出室內空間的通透感,也讓人感到親切近人。

跟許多北歐圖書館一樣,圖書館內有咖啡館,跟兒童區同在1樓,而且那裡充份利用了公園和自然景觀,製造出通透和階的氛氛。走到地下室有截然不同的感覺,因為那是大人的閱讀區,台階比一般的設計較為寬闊,樓層像是逐漸的下沉,氣氛是來得很平靜和私密,同時也有被保護的感覺,讓人可以在私密的氣氛下,好好享受閱讀中的寧靜感。

一樓的兒童區。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大人的閱讀區。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易卜生的作品隨處可見

既然是「易卜生圖書館」,當然少不了他的的作品,作品以各種形式來展現,像是版畫、物件、繪畫等。除此之外,這些作品也因為大片透明玻璃的外牆設計,一來讓風景可以融入其中,二來可以讓館外的人看見,讓大家知道這位偉大劇作家的存在,更加顯示了易卜生在文學界的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大片落地玻璃窗,把自然景觀融入圖書館內。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Photo: Kengo Kuma & Associates

關於易卜生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挪威語:Henrik Johan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於挪威希恩,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挪威劇作家,被認為是現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人。

他自22歲開始便開展了他的劇作生捱,他的許多劇作在當時被認為是醜聞,因為當時維多利亞式的家庭價值觀和禮儀是社會的標準,而任何對這個標準提出疑義和挑戰的看法都被看做是不道德和可憎的。

易卜生用不留情的眼光來看生活的實際,提出了新的道德問題,由此他創立了現代的話劇,這種做法雖然指出了當時實際的狀況,但同時也不獲大家認同。在他之前,話劇其實是帶有很濃的道德教育意味,通常都是由高貴的主人公向黑暗的勢力進行鬥爭,而每部話劇都應該有一個「適當」的結局,好人應該有好的結局,不道德的人應該被懲罰。易卜生完全顛倒了這種模式,他向當時的信仰挑戰,摧毀了他的觀眾的幻想,表現出實際社會上的現況。

參考:https://www.archdaily.com

 

 

 

Loading

Facebook Comments Box